48岁,她开始了漫漫创业路
1980年,24岁的朝鲜族姑娘高莲淑中专毕业后,随父母从黑龙江海林县迁入图们市,先后在水产公司当过售货员,在针织厂当过挡车工。1994年随爱人来珲春定居。
来珲春后,高莲淑调入珲春外运公司。对她来说,“外运”完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了尽快熟悉业务,她不仅虚心向老同志请教,而且自己借来相关材料,每天下班后在家认真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她很快掌握了公司的主要业务内容,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并很快被提拔为主要业务科室的科长。由于她工作勤勤恳恳,业绩突出,第二年就被命为公司副总经理。
2003年全国外运系统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及本身机制的束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珲春外运公司很长时间开不出工资来,濒临解体,职工面临着失业。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高莲淑不等不靠,果断地从公司单挑出来,带领六个下岗女工,成立了自己的外贸公司——珲春享通经贸有限公司!
自强自立,她四处奔波掘到第一桶金
创业之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其艰难可想而知。高莲波暗暗地憋了一口气,要干就要干出个样来,一定要把公司做好。没有流动资金,她就东凑西借;没有市场,她就带领姐妹们主动出击,四处寻找。2003年初她多次组织营销队伍,到黑龙江的东宁、绥芬河、饶河等地进行考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3月,高莲淑和姐妹们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遇到一位客商,经过商谈,他可以为她们代理向俄罗斯出口一批服装。有事做了的高莲淑开始不分昼夜地忙碌起来,一边帮这位客商找仓库,一边与工人们一起装车、缺货。清关时,不会俄语的高莲淑给俄罗斯的朋友打电话,朋友将俄语传真件发过来,她自己再用笔一个一个地描,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将清关所用文件全部翻译完毕。这次货物顺利通关,不仅为高莲淑赚回了500元人民币,也为她赚回了信心。
高莲淑待人诚恳、业务精湛、办事高效,很快就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任,慕名而来的客商络绎不绝,业务量迅速上升,当年就取得了对俄罗斯出口量第一的优异成绩!
一次展洽会,签下500万美金合同
“我常跟员工讲,做事情第一要有目的,第二要有准备,第三要有成本观念,第四要坚持。”高莲淑说,不管是长远的、中期的,事情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想清楚;要有准备,包括思想上、资料上;要有成本观念,即要节约成本,这包括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坚持,就是要为了达到目的而坚持不懈。
高莲淑对自己的成功提的很少,她只是强调,在行业里,她的公司诚信度和口碑是最好的,对客户,承诺是金;对员工,要说到做到。
2006年公司更名为珲春华源世通贸易有限公司。由于俄罗斯进出口政策的影响,上半年公司的出口量很少。但是高莲淑项住压力,东奔西走到全国各地联系业务,还多次去俄罗斯商谈合作事宜,并跟随省商业厅、延边州等省、州有关领导两次到俄罗斯海参崴参加俄罗斯远东地区贸易洽谈会。
2006年,高莲淑参加在海参崴举办的俄罗斯贸易展洽会,在这次展洽会上,在她的积极努力下,珲春华源世通贸易有限公司与俄罗斯比尔库特公司签下了500万美金的合同。
这一年,她和员工们共同努力,终于使公司渡过难关,到年底,创造了对俄出口量5000万美金的佳绩,名列全省第三名,受到了省商务厅的高度赞扬!
义字当头,贸易大潮中扬美名
随着企业的发展,高莲淑深深感受到,企业创业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党的好政策,归功于公司内职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为此,回报便成了她一种有意识的追求。她非常体贴关心职工,总是问寒问暖,一旦谁家有困难,她会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帮姐妹们度过难关。逢年过节不忘员工的辛苦,送上自己的一片爱心。就连员工的生日,员工孩子过“六一”,她都能替员工想到。姐妹们有个大事小情也都愿意找她商量,她成了公司姐妹们的知心好大姐。
高莲淑积极参加各种公益事业,并发起参加了爱心协会,经常前往合作区英才学校给困难学生捐钱捐物,以此表达对孩子们一片爱心!因此周围所有认识她的人,对她的为人处事,无不交口称赞,夸她相貌美,心灵更美!2005年,高莲淑被推举为珲春市第十届政协委员,2006年连续当选为第十一届政协委员,珲春市工商联合会副会长。
高莲淑功成名就,成了珲春市的名人,但她却一如既往地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她说,现在“华源”要为珲春的腾飞与发展再写新篇,“华源”正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