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
搜索

珲春市政协关于夯实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案

作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珲春市委员会 浏览: 发表时间:2018-03-18 06:08:4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始终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和我市偶有发生的食物中毒、地沟油等事件,警示我们必须消灭苗头,防患于未然,迅疾从保护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保障开放开发成果、提升政府公信力出发,坚定不移地夯实监管,切实筑牢珲春社会食品安全的防火墙。


  一、我市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目前,我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业户2616个。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卫生、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等部门在不同领域实施分段监管,食品市场逐步趋向规范。但日常监管严重缺位,仅靠两节期间集中整治进行监管;农村市场无力监管,频繁出现过期食品和使用劣质原料加工制作;检测率极低,且还靠看闻问摸等原始感官方式进行检测;小作坊小摊贩多数证照不全、卫生条件简陋,却又未予取缔等问题突出存在。不仅无法及时全方位地发现问题食品、杜绝不安全隐患,而且基本失却了政府管理的预警作用。一旦出现问题实难控制、不可想象。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 体制机制尚不理顺。省州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的机构改革和政策规章不到位,使得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茫然观望、无从遵循。一是食安委有名无实,两年多未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调整,甚至协调会议也未召开,其领导成员、责任分工、监督制度均不明确,协调、制约、激励等机制更不完善,造成相应部门职责不清、衔接不力、协调不畅、无法联动,特别是个别部门推诿扯皮、不进行法定职责交接。二是操作规范不具体,使得一些监管部门虽已得授权许可,但因无许可证样本或许可标准,无从把握审批和监管界限尺度;对有些新兴食品产业很难划分归属环节;部分食品亦缺少具体检测标准。


  2. 物质条件尚不完备。一是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涉食5个监管部门总计不足20名专职监管人员,农村仅每乡镇设1名协管员,村级只是兼职义务监督员。二是监测手段相当落后,全市尚无1家有资质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现有的检测仪器也只能做一些简单测试,无法形成技术保障和法律依据。三是监管经费严重不足,一直未依法下拨取样费、检测费,各部门不堪重负已停止了部分抽样检测,而州内其他县市均已不同额度给予落实。同时,补贴经费、办公设备、执法装备等也或缺或无。


  二、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强化政府行为,发挥食安委作用。一是要务实配备食安委领导成员,科学明确成员部门职责,大力建设食安信用考核及责任追究体系,强化政府主导功能,切实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卫生综合协调、多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学监管体系。二是要研究制定食品安全计划、规划及综合整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加强督促检查,促进部门之间衔接协作。三是要明晰各部门职能边界和衔接方式,特别在国省配套规章制度未出台前,先行先试明确各监管部门具体职责,避免工作缺位或错位,确保食品安全与部门政绩挂钩。四是要加强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提升宣传效果,强化民众食安意识,促进业主自律,确保监管有序进行,以至消除监管盲区。


  2. 推进体制改革,强化体系建设。一是敦促卫生、食药监部门尽快完成职责交接;适当增加农业、卫生部门执法人员编制;责成工商、食药监、质监等垂直部门建议上级增加编制、经费,配备专用设备;通盘引进专业人才、强化业务培训,有效夯实监管队伍。二是积极向上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促进配套法规规章早日出台,推进食安监管规范化合法化。必要时,协调市人大及相关部门出台我市食安监管实施办法。三是广泛聘请有能力、热心公益的社会人士担任食安协管员、联络员,加强培训,采用以奖代补等形式调动协管员积极性,努力把食安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切实形成全覆盖的立体监管网络。


  3. 增加经费投入,夯实监测基础。一是整合卫生、农业、质监、食药监、工商等部门现有资源和力量,以疾控中心检验科和即将上马的农产品检测中心项目为基础,引进相应高端检测仪器设备,建立一个能对各环节食品进行精确检测的现代化综合性食品检测中心,以此提高我市食品检测能力和水平,并节约行政成本。同时责令大中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和餐饮食堂建立健全内检制度,自主开展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等环节检测工作,保障所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将食安监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抽样、检测等监管经费,补助协管人员工作经费,帮助相关部门购置食品安全检测车等必要装备,确保日常监管顺利开展。


  4. 探索电子模式,提高监管水平。逐步对农贸市场、生产厂家、销售市场、消费场所等所有环节的投入品、原材料、销售、消费、退市等相关数据全部进行电子登记、形成电子档案,建立食品监管电子化平台,促进各监管部门资源共享,随时掌握相关信息,实现即时动态监管,为全面建设食品安全信息化保障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食品安全无小事,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重大。我们相信,有市政府的克难运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努力,食品安全这一关乎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一定能越筑越牢,保障全市各族人民及外来友人健康愉悦、安居乐业。


珲春市政协关于夯实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始终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
长按图片保存/分享
0

珲春市政协网站

图片展示

版权所有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林省珲春市委员会

联系地址:吉林省珲春市新安路2097号 邮政编码:133300

联系电话:0433-7513049 邮箱:hc_zhengxieban#163.com

技术支持:明珠互联 网站备案:吉ICP备18001769号-1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
吉ICP备18001769号-1